close

      律德大學畢業後,成為國中老師,身邊的親友們都覺得很失望。
      律德從小就是個很聰明的孩子,從他被發現智商過人開始,家裡的人都把他當天才兒童看待。小時候在鄉下的國小裡讀書,全校師生不到一百人,律德每一次段考都是以滿分的成績得到第一名,這樣的事情是從來沒有在這間學校發生過的。在導師的建議和安排之下,律德做了智力測驗,測驗結果大約是一百三十分。這樣的結果讓整個村裡的人都把他當作寶貝來看待,在他要升上五年級的時候,在全村人的資助之下,他被送到城市裡的學校,接受較好的教育。
      律德的聰明才智也的確反應在他的興趣上,他從小就喜歡看科普的書,喜歡看天文、生物、物理、數學這類的書。在他上了國中,第一次接觸到理化課的時候,他就愛上科學。他總是在午休、下課的時候纏著理化老師問問題,請他指導參加科展,律德也在之後得到了科展的第一名。這時候的律德迷上的是偉人傳記,特別是科學家的傳記,比如居里夫人、愛因斯坦這些人,這時候的他立志要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      升上高中的時候,律德毫無意外的進入了第一志願。可是等到進入高中,他才發現他的世界變了。他不再是班上的第一名,甚至連進入前十名都變成了很困難的事情。他的同學多得是那種狂愛讀書的人,更可怕的是那些會玩又會讀書的人。他發現自己記的英文單字沒有比別人多,解數學題的速度比別人慢,班上一堆同學想要參加科展、各科的奧林匹亞競賽,而他連代表學校去參賽的資格都沒有。
     他開始灰心失志,了解到自己原來沒有那麼聰明、沒有那麼厲害。到了高三,他的全班同學都拚了命的想要考上臺大,可是每一次的模擬考,律德的成績都沒有辦法達到標準,他開始放棄讀書,也準備放棄自己了。
      這個時候,他的導師看出了他的心事,知道像他這樣從小接受父母很高的期望,希望能夠進入一流高中、一流大學的學生,在競爭下不如人時,都會有這樣的反應。他把律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,特地拿出了他大學還有高中時期的照片給他看,接著介紹他學生時代一些風光的事蹟。他的導師當年指考是物理科全國唯一的一位滿分考生,高中、大學時代都代表學校參加了很多自然科或者物理科的競賽,也得過很好的名次。
      「那麼為什麼你要來教高中呢?」律德最後這樣問。
      「因為這個世界太大,比我天才百倍的人太多了。」他的導師這樣回答。
      「我考上臺大物理系之後,班上有一個同學非常天才。不論我怎麼讀書,成績都是在他的後面。而且他是那種參加很多社團活動,只有考前一個月才看書的學生。那個時候我氣不過自己怎麼拚都拚不過他,在新的學期還沒有開始之前,我就開始預習那個學期的必修課程。可是幾乎毫無例外的,我頂多和他同分而已,從來都沒有贏過他。」
      「後來我遇到一位教授,他對我說:『我在物理學的領域認真一輩子,也沒有辦法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。我所能做的事情,就是希望將來我教出一個學生,當他得到諾貝爾獎的時候,會在致詞時,或者在傳記中,感謝他的大學教授,是如何的啟發他學習物理。』那個時候我才了解到,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天才。也因此我決定成為那個教育天才的人。」
      律德聽完了這段話,也終於了解到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和才能。他把大學的目標放在師範學校,立志成為一個老師,最後也如願完成了。雖然他身邊的親友們沒有辦法理解他的想法,但是他仍然很努力的,立志為國家教育出下一代的人才。

 

2013-5-20刊於更生日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