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親都是本省人,小時候,卻因自己不大會講台語,常常被當作父母親和親戚朋友間聊天的話題。對於自己不大會講台語,剛開始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適應,只是一旦要和只會說台語的祖母對話時,往往會表現的辭不達意。記得國小的時候,有一次祖母打電話來家裡,和父母親聊完天之後,她想要關心我們這些孫子,於是父親就把話筒拿給我。我說了半天,還搞不懂祖母是在說什麼,這個時候弟弟就嘲笑我太笨了,然後把話筒搶了過去聽。之後他煞有介事的用國語和電話一端的祖母說話,但是祖母根本就聽不懂,這樣逗趣的表現把身旁的大人都逗笑了。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記得同樣是國小的時候,父母親其實很重視我們這些小孩不大會說台語的事情。在家裡面其實講話常常都是使用台語,但是我們頂多只會聽而很少會講,或者講錯話,或者字詞有好笑的發音。一次母親還對我說,親戚家的小孩子在讀某某國小,他們老師會要求他們用台語唸課文,你需不需要也來試看看。那個時候的我,很自然的就排斥「把台語學好」這件事,隨著年紀的增長,家裡的人也慢慢的接受我們不大會說台語的這個事實。 
     

        一直要等到上了大學,離開家鄉之後,自己一個人到了南部的大學就讀,我才了解到其實自己的台語說得還可以,因為身邊有太多北部來的學生,是完全不會說台語的。記得大學時有一堂課,教授很喜歡在講課時穿插台語,第一堂上課時,就有北部來的學生因為聽不懂教授說的台語,打算要退選這堂課。而那個時候的我才知道,原來會說台語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。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發現自己台語其實說得不錯之後,也常常有其他同學來問我有關台語的問題。在聽演講時講者說了一句台語,隔壁的同學會馬上問我「溜溜揪揪,食兩蕊目睭」是什麼意思。或者和同學一起出遊,在路上問路時,遇到老先生、老太太,也是由我出馬用台語詢問。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我在大學的生活,往往要自己一個人到傳統市場買菜、和修理機車的車行老闆交涉。每當這個時候,我都會想要主動的用台語和對方交談,因為我感到使用台語來對話,人與人之間其實是多了一種親切感。特別是在南部的這個城市,讓我和其他人之間有一種「同鄉」的感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