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性溫和的教授難得在課堂上生氣了,晚進教室的同學到我旁邊坐下,問我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。教授會在課堂上生氣這件事情,其實是可以預見的。教授人很好,不會管學生、不會點名、也不會當人。但是學生們卻把教授的「慈悲」視為理所當然,時常蹺課、報告作業遲交或者不交、來上課的不是晚進教室,就是在教室的後排吵鬧,就連剛剛問我的那個學生,也是在上課後過了快十分鐘才進來。 
      今天剛上課的時候,前排和中間的空位都空著,學生們都在後排吵鬧,教授覺得這樣上課的效果不大好,建議學生們往前面坐,他也可以不用一直走到後面來。可是學生們完全不當做一回事,完全沒有要移動的意思,教授說了幾次之後,可能再加上之前累積的不滿,終於一次爆發了。身為班代的我,是第一個被教授認識的學生,理所當然的每節都必須來上課,而且一定坐在第一排的位子,於是我就親眼看著這整個事情發生的經過。 
      整體來說,進入大學之後,學生們從過往壓抑的教學環境中解脫了,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,可是這樣的自由是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的。而所謂的「合理的範圍」,是指你在行使自由的時候,有沒有讓別人的權益因為你主張的自由而受損了。 
      今天在課堂上不遵守秩序的學生,除了證明過去教育的失敗,也影響到教授和學生們的權益。當然,也許學生們自認為只是影響了教授上課的心情,可是教授的心情一旦受到影響,在教學上面的表現也一定會受到影響。而那些雖然可能只是極少數的想要聽課的學生,卻會因此而損失自己聽課的權利。 
      大學生擁有了極大的自由,可是在行使自由之前必須確定自己是否學會了「尊重」,如果在行使自由時卻忽略了別人的權益,失去對別人想法、行為的尊重,只怕就算擁有高學歷,將來的發展也會有限。


2012-2-26刊於更生日報副刊

arrow
arrow

    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